第六百六十九章 冯学士逼宫-《大流寇》
            
            
            
                
    第(2/3)页
    现在改以辫子,彰显的不仅是大顺的仁义,也彰显大顺政府的文明。
    “换装!”
    随着张巡抚的一声大呼,560根白布带被一一发给满洲少年们。时间仓促,冯铨他们实在是没办法给大顺铁血少年团成员赶制符合陆闯王要求的“精神”制服,所以便以白布带系额,而白布带上无一不用墨水写有“铁血”二字。
    如此,看着也是精神。
    当560名满洲少年系上“铁血”布条后,又每人领到了一只红袖套。这是大顺军队的传统,相传早年陆闯王在大运河畔起事时所创。
    红袖套上写有一个大写的“顺”字,以及三个小写的“少年团”,以此表明少年们的身份。
    白布系额,臂套红袖后,满洲少年们顿时焕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机。阳光射在他们清一色的光秃脑袋上,更显无比刺眼。
    一切,都如朝阳初升。
    “不错,不错。”
    冯铨满意的看着这些换装后的满洲少年,同时能为主持大顺铁血少年团成立仪式感到自豪与骄傲。
    接下来的仪式就应该是授旗了。
    真正的军旗。
    一面三角形制的军旗被一名满洲兵恭敬的递到了冯铨手中,上面绣有“大顺铁血少年团”七个大字。
    当这面军旗授下,便表明大顺铁血少年团的正式成立,也表明在大顺军中满洲人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虽然,这只是少年团,但此事透露的信息却让所有满洲人感到激动。
    “明珠!”
    拿着军旗的冯大学士目光落在了最前面的那个长相清秀的满洲少年脸上。
    “到!”
    事先已经被大人教导并进行过一次演练的明珠立时挺起胸膛向前三步,这个少年并非出身爱新觉罗宗室,也非原建州八旗出身,而是出身叶赫那拉部,他的祖父正是满洲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的舅舅金台吉。
    能被从几百满洲少年中选出担任旗手,无疑是少年明珠的幸运,但也是他自己的努力所致,因为明珠是这些少年中汉话说的最好,汉文写的最好的。
    “接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