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叔公,今天辛苦你了。” 许青山一家出了祖祠,去了各家走了走,聊了聊,许青山也大概了解了老坑村里一些在外打工和在家闲置务农的年轻人的现状,留了联系方式,心里有些打算,就吃过晚饭,看过头场戏,就出山回家。 至于那些宗亲的工作,许青山打算先放给侯成去安排。 让他们先做做看,观察观察品性,能用的人继续挑出来往上用,没大用的人就安排到不需要能力的岗位。 有时候也能充充人头。 一家人缓缓开着车缓缓驶出了老坑村,许学军的情绪状态很是稳定,如若按照以前,今天这样的事,许学军势必是要黑着脸发脾气的。 但他此时表情如常,而且是他开的车。 “爸。” 许青山开口试探道。 “嗯?怎么了?” 许学军表情平静。 “今天.” 许青山刚想开口,今天的事情对自己老爹的刺激应该蛮大的,但许青山也同样不想让有些人像是附骨之蛆一般死死咬着不放。 “没事。” 许学军摇了摇头。 他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在车后排蜷缩着躺着睡觉的林月华。 “我去龙江市区工作的话,你妈要怎么安排?” 许青山侧过头来看向父亲。 他似乎今天之内快速地完成了蜕变,情绪上的蜕变,他似乎稳定了许多。 果然。 有人说,让人最快成长的,除了经历,就是压力。 如果没有人说过,那就是他许青山说的。 “市局离市政府不远,不过我想伱从税务出来,去龙江新区,到时候妈去二实小。” “那不是刚好可以住在我们那套房子?” “到时候再买一套吧,那套对你们俩来说有点小了。” 许青山和许学军轻声聊着。 “青山。” 许学军突然开口唤道。 “嗯?” “要不要听听我的故事?” 许学军盯着车前方,车灯照亮着前路,许学军的声音似乎有些惆怅。 许青山感觉到这似乎是许学军对自己这个亲儿子敞开心扉的一个契机,点了点头。 “好。” “其实以前家里挺穷的,特别是我出生的时候,城里在闹斗争,山里在闹饥荒。” 许学军很是平静地慢慢说道。 “那时候不要说是吃肉了,就算是粮食,米饭,都很难得。” “一开始家里就供不起五个人读书,所以你大姑读了两年以后就开始帮你爷爷奶奶干农活了,十二岁的时候去给人家帮忙缝衣服,后来十六岁嫁给你大姑丈。” “你大姑丈是卷烟厂的工人,当时嫁出去以后条件好很多了,你大姑也跟着他去厂里打计件工,那时候的云漳卷烟厂还是国企,计件的价格并不高,打包一箱烟1毛钱,你大姑一天能打包六七箱。” “后来你小姑也跟着去了,你二伯倒是去找了一个泥瓦匠师傅学手艺,最后只有你大伯和我继续读书。” 许学军在说话的时候,眼中满是回忆。 只是他的神态只是在缅怀,似乎在想着曾经的日子和现在的日子的差别,反而说着说着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许青山原以为父亲会开始和自己渲染大姑二姑当时为了让他去上学,奉献了多少多少,以此来感化自己。 但许学军却只言不提。 这让许青山发现似乎前世今生,自己了解父亲,也只是了解他的性格,但并不了解他的过往,和他人生前四十年。 “八几年的时候,我在读高中,差不多是81年吧,我16岁才上的高一。” 许学军笑了笑,他想起了自己的青春。 “然后82年的时候,你二伯娶了你二伯母。” 许青山有些好奇。 “是二伯先娶老婆的?” “对,你大伯当时还在读大学,22岁,哪里能娶得到老婆?” 许学军笑道。 “那倒也是,估计女孩子来了家里看,都要摇摇头走人。” 父子之间交谈的气氛轻松很多。 许青山也开了句玩笑话。 “哈哈,哪里能到得了家里呢,当时可没有现在的路,要想进老坑村。得走两个小时山路,我当时去一中读书,每周放假了就回家干农活,干完了带着一罐菜脯和几毛钱饭钱走路去学校上学,等周五了再回家。” 许学军摇了摇头说道。 似乎对于当时自己吃的苦也有些感慨。 “那当时你也挺不容易的。” 许青山说道。 “是不容易,但也运气不错,读书能读得进去,考试考得也不错。” 直路平坦,又已经驶出了老坑村的山路,进入了要汇入县城主路的大道上,许学军这才敢稍微侧过头来看了看儿子,调侃道。 “但是当然没你现在这么厉害。” “但是我高三的时候,83年,你二伯母受不了你爷爷奶奶,也不想再供着我和你大伯读书,所以闹着要分家。” “还有这事?” 许青山有些惊讶。 前世的时候,这件事许学军从未提过。 毕竟二伯家和他家虽然来往不算太多,但是关系一直还不错,就像是今日这场大戏里,二伯也算得上是站在了许青山这边。 “对,我当时也不理解,但是现在想想,挺正常的。” 许学军今晚笑的次数,要远比他平时一个月笑的都多。 许青山都不知道这是自己的错觉还是什么,他总觉得自己父亲身上似乎多了一种豁达和明朗的气质来。 这和他之前的那种有时会发作起来的暴躁和阴郁是截然不同的。 “毕竟你二伯母当时怀孕了,要生孩子,你二伯工钱又不多,她也没工作,你奶奶也没工作,只有你爷爷在种地,家里两个读书的,就算是有你两个姑姑打工补贴家里,也不够,所以只有分家,他们的小家才能延续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