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棱堡-《我身后是整个人类史!》


    第(2/3)页

    这无疑增加的守城方瞄准的难度,因此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对于守城方不利的影响,人们设计了“防护坡”这一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就是在护城河的边缘用泥土填起一个三角形区域,形成一个围绕城堡的平缓斜坡,令这缓坡与守城方士兵的视线形成一条直线,以便守城方士兵可以瞄准,并且也可以防御火炮的轰击。

    这种由矮墙、护城河与斜坡组成的三重防线是最早用于防御火炮的方法,甚至沿用到了一战时期。

    在战地一里面沃克斯要塞那张图,法军出生点一侧的要塞依然保留了这种结构。

    试图爬回要塞的法军不得不穿过那一缓坡,由于这缓坡上的法军行进路线跟德军的视线保持一条直线,因此在这条路线上的法军在德军眼里就跟蚂蚁爬似的,跟靶子一样,再加上壕沟,根本打不上去。

    某些战地玩家还将此认为是某种游戏bug,地图设计缺陷。

    而在棱堡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完善,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

    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几乎没有火力盲区。

    而且炮弹打在一个倾斜的钢板上容易发生跳弹,坦克上使用的倾斜装甲便是将装甲向上倾斜,以求最大程度增加跳弹的概率,棱堡塔楼外的尖锐带斜坡的棱角起的就是这种效果。

    一直到开花弹以及飞机的三维攻击出现后,棱堡的优势才彻底消失。

    当然,在见过那巨大的移动堡垒后,临城不会天真的以为他今后所要面对的敌人没有飞机以及火箭弹。

    但临城却也知道,即使这些人拥有飞机以及火箭弹,也一定是旧人类留下的遗产,或许有一些人拥有制造这些东西的能力,但绝对不可能每一个势力都拥有。

    对付持有枪械的步兵军队,这种棱堡是相当可怕的。

    而且,这个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城池,永固工事本身很有用,只要你会用,而不是死守。

    即使是冷兵器时期,没有枪械炮火压制敌人,使用弩箭,这些无死角的射击角度带给敌人的威胁也丝毫不比高墙差。

    当然,由于矮小的城墙,没有枪械的话,而弩箭又形成不了火力网的话,很容易被人登城,但护城河以及壕沟则最大程度的弥补了这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