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釜底抽薪美人计-《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第(2/3)页

    上面的人,说你行,你就行,完全没有严格按照考评来甄选人才,导致纪检队伍的素质,相较于永乐年间,整体下降了很多。

    瞧瞧人家,在巡视地方查处地方贪官的同时,还不忘了深究一下其中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也是因为此事,黄裳遭到了诸多同僚的弹劾。能与他走到一起的,能力暂且不说,至少秉性这一块,刚正,是绝对跑不了的。

    是以,心里藏着事的黄裳,他这边选择了静观时变,想看看天子的新政,是否真如满朝文武说得那样,照顾到了大明朝的所有子民。

    但是呢,几盅小酒下肚以后,同样看出这种弊端的张洪,心里藏不住事的他,直接讲了出来。

    “伯大,我感觉你过于杞人忧天了。”对于皇帝的新政,作为坚定支持分子的魏贞,摇了摇头,继续讲道:“煤球炉子和蜂窝煤,于民生一事,太过重要,岂能因噎废食。”

    “再者说,远洋通商一事,咱们三人已经探讨过许多次。此事,万万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再加上土地赋税改革与放开路引的政策,那些失去赖以谋生手段的樵夫,完全可以从事别的活计,来赚取养家糊口的钱财。”

    “即便有个别樵夫的生活,因为这两物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糟糕…但是伯大你不要忘了,古往今来那么多的改革变法,哪有真正的十全十美。”

    “阵痛,是不可避免的。然,一时的阵痛,也是为了将来的大明朝,可以变得更强更好。”

    魏贞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其实黄裳和张洪他们俩人的心里,也不是不清楚。

    正是因为清楚大势不可违,所以黄裳才选择将忧虑藏在心中,而非像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张洪这样,直接讲了出来。

    “唉…长德你所言,我又何尝不清楚?”举起酒盅一饮而尽,长长叹息一口气的张洪继续言语道:

    “只是,坐在这里,品着美酒佳肴,欣赏着外面这一派蒸腾的大好气象,再想一想此时此刻,也许有很多的樵夫,跟不上国家大势继而变得举足无措的他们,正为明天的衣食而忧虑万分……”

    言语落罢,竹清阁内三人,俱是长长叹了一口气,望着窗外极美的夜景,默然不语。

    ...

    亥时三刻,乾清宫内,灯火依旧辉煌。

    1.0版本还差了很多…至少在王迪心中还差了很多的元宵歌舞晚会,才刚刚结束。
    第(2/3)页